廣州大學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案
專業(方向):人力資源管理
層次:專升本 形式:函授 學制:三年
制定人:張金蘭 審定人:欒儷云
一、專業培養目標
培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;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,具有事業心、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, 獲得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基本理論,掌握和熟練運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操作方法和技巧,能服務于各類企業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的現代應用型人力資源管理人才。
二、專業培養規格
全面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,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,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;比較系統地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基礎理論、基本技能和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;具有獨立獲取知識和分析、解決一般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;接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,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領域的知識發展有一定的了解;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,適應崗位要求。
三、主要課程教學說明
1.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
本課程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礎性課程,是一門系統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課程,把馬克思主義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、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有機融合在一起。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、世界的物質性、聯系與發展的觀點、實踐與認識、真理與價值、社會結構、歷史發展的動力、人民群眾的作用、資本積累、剩余價值論、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、私人壟斷資本主義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、經濟全球化、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歷史進程、共產主義社會理想實現的歷史必然性和長期性等等。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,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,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,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,堅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的理想信念。
推薦教材: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》(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)/本書編寫組 ISBN 9787040494792 高等教育出版社(2018 版)
2.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
本課程通過講授中國近現代歷史基礎知識、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規律,奠定對馬克思主義、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。主要內容包括近代中國的基本矛盾和歷史任務、資本—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、抵御外國武裝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、太平天國農民戰爭、洋務運動和戊戌維新運動、革命與改良、辛亥革命、三種建國方案、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歷史必然性、革命新道路、中國人民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、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、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等。
推薦教材: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》(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)/本書編寫組ISBN 9787040494839 高等教育出版社(2018 版)
3.管理學
本課程是專業必修課。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:管理概述、管理的主要思想及其演變、管理的基本原理、決策的類型與方法、目標與計劃、目標管理、戰略環境方法、組織設計、組織結構、組織文化、組織變革、領導理論、激勵方法、溝通渠道、控制系統、管理控制的方法等。
4. 統計學
本課程是專業必修課。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:統計學的基本理論、統計調查、統計整理、總量指標和相對指標、平均指標與變異度指標、概率與概率分析、抽樣與參數估計、假設檢驗、相關與回歸、時間數列分析指標、時間數列預測方法、統計指數、統計分析與統計新聞寫作等。
5. 經濟學
本課程是專業必修課。本課程介紹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,主要側重于宏觀經濟學的介紹。包括:均衡價格理論、消費者行為理論、生產理論、成本和收益理論、市場理論、分配理論、國民收入決定理論、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、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、經濟政策等內容。
6. 會計學
本課程是專業必修課。課程介紹會計學的基本理論、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,主要內容包括:會計的基本職能及特點、會計核算方法、會計要素、借貸記賬法的相關理論、制造業企業常見經濟業務的核算實務操作具體應用、會計憑證、會計賬簿的基本內容、會計報表的閱讀以及相關的財務評價指標計算與分析等。
7. 財務管理
本課程是專業必修課。課程主要內容包括:財務管理概論、財務管理基本價值觀念、短期與長期資金融資、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、資本預算與項目投資分析、股票和債券的估值、營運資金管理、利潤分配管理、財務績效評價、企業設立并購與清算等。
8. 人力資源管理
本課程是專業主干課程,是專業必修課。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: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問題概述、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、工作分析、員工招聘與甄選、員工培訓與開發、績效管理、薪酬管理、職業生涯管理、勞動關系管理、人力資源外包、跨國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及人力資源風險管理等。
9. 招聘與錄用
本課程是專業主干課程,是專業必修課。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:招聘概述、招聘前的基礎性工作、人員招募、人員甄選的準備與實施、常用的人力資源甄選理論、技術和技巧、招聘與錄用的流程和實務、人員錄用和招聘工作的評估等。
10. 組織行為學
本課程是專業主干課程,是專業必修課。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:個性及個性的管理、價值觀與態度、壓力與挫折管理、群體行為基礎、群體溝通、團隊建設、領導與激勵、權利的獲取與行使、組織文化與組織結構設計等。
11. 薪酬管理
本課程是專業主干課程,是專業必修課。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:薪酬、薪酬等級、最低工資制度、工作評價、薪酬結構的設計、不同類別的薪酬體系、薪酬調查、薪酬標準、薪酬調整與發放、薪酬控制、最新的福利制度和福利體系等。
12. 績效管理
本課程是專業主干課程,是專業必修課。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:績效管理概述、績效管理的基本流程、績效指標體系、績效管理過程控制、績效考核與評價、績效反饋、績效考核結果應用、績效考核技術、KPI 績效考核、平衡計分卡、標桿管理等。
13. 勞動關系管理
本課程是專業主干課程,是專業必修課。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:勞動關系管理的演進與發展、勞動關系管理實務中勞動合同管理、勞動標準、社會保險、集體協商、勞動爭議、非標準勞動關系管理、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管理、職工民主管理、勞動安全衛生和勞動保護管理、工資管理等。
四、本方案的有關說明
1. 公共基礎課英語為考試課程(英語專業除外),安排在第 1、2 學期完成,凡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可免修該課程。申請學士學位者在校期間須參加全省學士學位外語水平統一考試。
2. 集中實踐教學環節:畢業論文(設計)在第 5 學期開始安排,同時安排 6 學時畢業論文(設計)輔導講座,為期 10 周/150 學時。第 6 學期,申報學位者提交一份畢業論文,非申報學位者可撰寫畢業論文,也可以提交一份有關人力資源規劃、招聘、培訓、績效管理、薪酬管理等方案設計,安排專業教師指導完成。
3. 職業資格考證說明
符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資格條件的,可以報名參加相關執業資格考試,主要包括: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(國家三級)、人力資源管理師(國家二級)、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(國家一級)、企業培訓師等。統考時間為每年 5 月和 11 月各一次,該職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主要包括:職業道德、職業基礎知識、人力資源規劃、職業生涯設計、崗位描述、人力資源管理、績效與薪酬管理、員工招聘與配置、員工培訓與開發、勞動關系與勞動法。
4. 職業資格證書可免修的課程說明
相關職業資格證書 | 可免修課程名稱 | 備注 |
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 (國家職業資格三級) | 招聘與錄用、培訓與開發 | 不免考 |
人力資源管理師 (國家職業資格二級) | 招聘與錄用、培訓與開發 勞動關系管理 | 、 不免考 |
5. 函授教育必須加強自學指導,教師應按自學學時數安排學習內容并提出具體要求(每門課程作業次數不少于 3 次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