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務院住建部新資質認定的征求意見稿已經下發。
正式文件預計八九月份確定并實施。
總體思路是“放管扶”,對于處于困境中的建筑企業也進行幫扶。建造師的人數需求會有所減少。
綜合資質,專業承包資質也由原來的三級改為甲乙兩級。
很多人認為一級建造師的考試越來越沒有前景了,下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,不當之處,敬請廣大網友及專業人士一一批評指正!
一,一級建造師的歷史淵源
一級建造師起源于英國,已有150年的歷史了,現已成為國際建筑行業的通用規范。
我國于2002年決定引進一級建造師制度。
尤其是一二級建造師成為職業項目經理的必備要求。
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有十萬多個,從業人員有三千五百多萬。
客觀的說。建造師制度為二十年建筑行業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國家于2007年開始實行全國統一考試,2008年因為奧運??家荒?。
到2021年,國家共進行了14年的考試。一二建造師通過總人數在230萬人左右。其中一級建造師為55萬人。
每年各專業通過人員55÷14等于4萬人。按照平均每年100萬考生計算。通過率平均在4%左右。
二,建造師為什么有掛靠現象?
我想當時住建部制定建造師管理制度時,可能也沒有預料到。
這種現象從2007年開始,全國有大批人員參加了建造師的學習和考試。也催生了大量的建造師培訓機構。
從好的方面兒看,學習了大量的專業知識。
比如住宅空調的線徑載流量的計算。外墻保溫是否合理?樓梯間的防火間距等。
壞的方面兒就是擾亂了整個建筑市場,出現了大量的“躺食者”。一證千金,不勞而獲。
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?我舉個例子,大家可能就明白了。以總承包資質特級企業為例。最低需要50個及以上一級建造師。這樣的管理取費就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八,就是一個億的工程項目可以取3800萬的管理費。
但是如果企業擁有50個一級建造師,每個建造師的年薪每年不會低于20萬。則每年的薪資就得20×50=1000萬。
但實際每年開工的項目不一定就有50項。這樣如果有30個掛靠人員,實際企業有20名一級建造師。20×20=400萬。就能滿足施工要求。這樣就可以節約大概500萬。如果你是企業主,你說你會怎么做呢?
三,新舊資質要求的變化
去繁從簡。
1,從企業的角度看,建造師的需求量確實減少了。
例如原資質總承包企業資質為特級,一級,二級,三級。新資質為綜合資質,甲級,乙級。
其中原一級需一級建造師12人。新質資為10人。
二級原需10人,現新資質需求5人。
2,新資質對個人的影響
最大的變化就是一級建造師需要個人業績。
這樣對單純掛靠的空間會越來越小。
另外可以以考帶評,考過一級建造之后可以相當于工程師,更加客觀。
改變職稱評定中的人為因素。改高情商為高智商。
技術負責人也要求為一級建造師,為專業人員打開空間。
四,新舊資質下一級建造師的前景
1,對于從事建筑行業的人來說是重大利好。
因為全國雖然有大概55萬名一級建造師。但可能有30%是掛靠的,在新資質下根本沒有業績支撐。
這樣一建會有很大的缺口,一級建造師的價值會得進一步的提升。
2,對喝茶經理這類人沒有影響。
比如有的人考過一建且50歲或55歲退休。
因為一建可以執業到65歲。那么這部分人可以在建筑行業打卡上班,不用交社保這是建筑行業求之不得的。
有些女同志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比如說資料員等。
3,對單純掛靠者空間越來越窄。這次針對建造師必須有業績,就是住建部針對掛靠的頑疾的應對之策。
但早期通過的已經形成收益,畢竟一分耕耘也對應了一分收獲。時代變了,也要學會應對變化。
客觀的說,目前可能還有一些企業資質升級會有短期的要求。
但不可否認有了一級建造師證書,你可能就不用擔心完全失業了。
因為你如果僅要求交社保這么簡單。一定會有企業會滿足你的。
4,沒有從業經驗當項目經理的危險性。
這個一定是有的。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。你證有價值就一定對應相應的責任和風險。你可以選擇進行招投標。
另外一建經理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,每一個項目施工都要嚴格按照設計規范,只要嚴格施工質量,項目安全,環保等,還是有一定保障。
五,新形勢下,你還會備考嗎?
前幾年的萬眾創新,這幾年終于不提了。新入職的大學生確實沒有創業的能力。
疫情綿延不絕,很多企業都陷入了困境。而您又有大把的時間在家,您的這份努力一定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。
一級建造師不比巖土,結構工程師只要您沉得住氣,會有很大希望通過的。
一旦通過,就會有各種獵頭公司找到你。比你在石沉大海投職市場的境遇會好很多。
人要改變境遇,都得從努力開始!
歡迎想改變自己命運的人能參加討論!